广州开发区十分珍惜宝贵的土地资源,从强调“亩产”到细抠“米产”,通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。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坚持科学规划,产业高度聚集
广州开发区把规划调控作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基础,加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、城乡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“三规”衔接与融合,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综合空间管制作用。通过科学制定功能片区规划,有差别地控制土地供应,推动产业链条上下延伸,从而实现调整产业布局,形成高效、节约、协调的用地空间结构。通过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该区正加快建设十三大国家产业基地(园区),同时培育六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。
二、坚持严格准入,引资高门槛
广州开发区积极转变招商思路,变“引资”为“选资”,在项目引入和供地前,设定三个门槛,确保项目高效用地。第一道门槛是明确投资密度。第二道门槛是明确投资规模。第三道门槛是明确开发建设强度。在这三道门槛把关后,还实行分期分批供地制度。通过严格准入、提高门槛,引进了大批用地少、产值大、效益高的优秀企业。安利(中国)日用品有限公司、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两个企业用地面积均不超过10万平方米,2011年产值均超过350亿元,地均产值分别达到36.07万元/平方米和66.05万元/平方米,是高效用地的典范。
三、坚持高效监管,评估动态跟踪
一是建立项目用地“后评估”制度,实现对企业入园前后无缝、动态监管。二是严格落实监管制度,对未能达到合同要求的项目,采取核减用地规模的数量,或者限期达到与土地供应规模相对应的建筑容积率、建筑密度、投资强度、土地产出率的办法,促进项目提高用地效率。三是建立动态巡查机制,每个月对当月动工、竣工期限到期的项目用地进行现场巡查,没有按期按量竣工的,按照合同约定,采取解除合同、调减用地面积、收取履约保证金限期开发竣工等3种方式,促进确有实力的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进度,收回无开发实力的项目用地。2007以来,累计处置、收回、盘活用地共3.09平方公里。
四、坚持多途并举,集体用地高效利用
按照“科学规划、整合资源、自愿有偿、适当照顾村民利益”的原则,将城乡规划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并统筹考虑,充分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潜能。通过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,不但缓解了该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供求矛盾,还盘活了集约配置土地资源。